品 种 : 绿化种子
规 格 :
株 高 :
苗 龄 :
数 量 :
其 他 :
详细介绍
繁殖技术
常用播种繁殖,扦插,分根也可。秋季果熟时采收,晒干脱粒后当年秋播,也可干藏或沙藏至翌年春播。条播行距25厘米,覆土厚约15厘米,每亩播种量约15千克。沙藏种子发芽较整齐;干藏种子常发芽不齐,故在播前最好先用温水浸种催芽处理。1年生苗高可达50厘米以上,第二年春季分栽培养,3年生苗木即可出圃定植。[3]
种子处理
把梧桐种子浸泡在5%的多菌灵溶液中24至36小时,然后捞出,与经过消毒过筛的湿河沙混合,混合比例为种子:河沙=1:3。选择地势高燥,背风向阳,地下水位低于1.5米处,挖一四壁垂直的催芽坑,坑的大小依种子的数量而定。在催芽坑的最底下添5厘米的河沙,然后放置通气杆(用4至6根玉米杆捆绑而成),再把种子与河沙的混合物放置其中,上面覆盖5厘米的河沙,最后覆盖5厘米的黄土。一般情况下,北京平原地区30至40天种子即可裂口发芽。[3]
播种栽培
播种时间
可在春季土壤解冻后的3月下旬到4月上旬进行。
土壤准备
做高床
做宽垄
土壤消毒及杂草预防
田间管理垄播
在垄的两侧开宽深各5厘米的播种沟。开沟时做到深浅一致,大小相等,沟线端直。播种时做到撒种均匀,不漏播,不重播,覆土厚度3至5厘米,播种量为每亩15公斤,行间距20厘米,然后用镇压机镇压或踩实。最后灌透水一次。[3]
除草
施肥
杀虫
病虫防治梧桐幼苗期,要注意苗木立枯病预防,通过提早播种、高垄育苗、土壤消毒、种子发芽出土时每隔10天喷洒一次5%的多菌灵(连续喷洒三次)等措施,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。其他病虫害较少,未见危害发生。[3]
移植
容器苗管理当苗高5厘米、植株基部半木质化时,进行移栽。移栽前,做长×宽=(15至20)×(2至3)米的畦。移栽时去掉容器,连同培养基一起移植到畦中,株行距为20×40厘米,每亩8300余株。然后灌透水一次,7月份施尿素一次,用量每亩8至10千克,以后依土壤墒情灌溉。[3]
病虫防治
木虱危害特点梧桐木虱又称青桐木虱、梧桐裂头木虱,属同翅目木虱科。以若虫、成虫在梧桐叶背或幼嫩干上吸食树液,破坏疏导组织,尤以幼树受害最大,严重时导致整株叶片发黄,顶梢枯萎。若虫分泌的白色棉絮状蜡质物,将叶面气孔堵塞,影响叶部正常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,使叶面呈现苍白萎缩症状;起风时,白色蜡丝随风飘扬,形如飞雾,严重污染周围环境,影响市容市貌。[5]